认识绞股蓝家族不同品种的形态差异是准确识别和利用它们的关键。绞股蓝属植物种类繁多,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至东亚地区,中国是其多样性中心,拥有约20种(包括变种),其中许多具有药用价值。
核心识别要点:
叶型(关键特征): 这是最直观的区分点。绞股蓝属植物叶型变化很大,从单叶不分裂到掌状复叶(3-9小叶)。
卷须位置(关键特征): 卷须着生的位置(腋生或顶生)是重要的分类依据。
毛被: 茎、叶柄、叶片、花序等部位的毛被(有无、类型、疏密)是重要特征。
花部特征: 花序类型(圆锥状、总状)、花冠颜色(白色、淡绿色、紫色)、雄蕊数目等。
果实特征: 浆果的形状(球形、倒卵形)、大小、颜色(成熟后多为黑色或绿色)、毛被(光滑或有毛)等。
常见及重要绞股蓝品种的形态差异:
五叶绞股蓝
- 学名: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(Thunb.) Makino
- 别名: 七叶胆、七叶参、小苦药、遍地生根(最常见、最广泛栽培和利用的品种)
- 形态特征:
- 叶: 掌状复叶,通常具5片小叶(但变化大,常见3-7片)。小叶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,边缘有锯齿。叶面绿色,背面常淡绿色或带灰白色。叶柄长。
- 卷须: 通常2叉,着生于叶腋(腋生)。
- 茎: 草质藤本,茎细弱,具纵棱及沟槽,无毛或疏生短柔毛。
- 花: 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。花小,花冠淡绿色或白色。雄蕊5枚。
- 果: 浆果球形,成熟时黑色,光滑无毛。
- 特点: 分布最广,适应性最强,是保健品和中药的主要来源。形态易变,小叶数目常不稳定。
七叶绞股蓝
- 学名: Gynostemma laxum (Wall.) Cogn. (或有时被视为 G. pentaphyllum 的一个变种 G. pentaphyllum var. dasyphyllum)
- 别名: 大叶绞股蓝、毛七叶胆
- 形态特征:
- 叶: 掌状复叶,通常具7片小叶(但也可见5-9片)。小叶明显比五叶绞股蓝大且宽,多为倒卵状长圆形或宽椭圆形,边缘锯齿较粗大。叶片两面(尤其背面脉上)及叶柄常密被短柔毛。
- 卷须: 通常2叉,着生于叶腋(腋生)。
- 茎: 草质藤本,茎相对粗壮,具纵棱,常密被短柔毛。
- 花: 圆锥花序较大。花小,花冠颜色类似五叶。雄蕊5枚。
- 果: 浆果球形,成熟时黑色,常被短柔毛(是重要区别点)。
- 特点: 叶片更大更宽,毛被更显著(尤其背面和果实),小叶数通常较多(7为主)。常被视为品质较好的药用品种。
单叶绞股蓝
- 学名: Gynostemma simplicifolium Blume
- 别名: 独叶绞股蓝
- 形态特征:
- 叶: 单叶,不分裂(这是最显著的区别!)。叶片形状变化大,卵形、心形、戟形或不规则掌状浅裂(但非复叶)。叶片纸质,边缘有稀疏波状齿或近全缘。
- 卷须: 单一或2叉,着生于小枝顶端(顶生)(这是区别于前两种的关键特征!)。
- 茎: 草质藤本,茎细长,无毛或近无毛。
- 花: 圆锥花序顶生。花小,花冠淡绿色。雄蕊5枚。
- 果: 浆果球形,成熟时黑色,光滑无毛。
- 特点: 单叶和顶生卷须使其极易与其他绞股蓝区分。分布也较广,也有药用价值。
长梗绞股蓝
- 学名: Gynostemma longipes C. Y. Wu ex C. Y. Wu & S. K. Chen
- 形态特征:
- 叶: 鸟足状复叶,通常具5片小叶。小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边缘有疏离的小锯齿。
- 卷须: 细长,通常2叉,腋生。
- 茎: 草质藤本,茎细弱,无毛。
- 花: 最大的特点是花梗极细长(可达2厘米)。圆锥花序腋生,非常疏散。花小,花冠淡绿色或白色。雄蕊5枚。
- 果: 浆果球形,较小,成熟时黑色,光滑无毛。
- 特点: 细长的花梗是其显著特征。分布相对局限。
毛果绞股蓝
- 学名: Gynostemma pubescens (Gagnep.) C. Y. Wu ex C. Y. Wu & S. K. Chen
- 形态特征:
- 叶: 鸟足状复叶,通常具5片小叶。小叶卵状披针形,边缘有锯齿。叶片纸质,两面(尤其背面脉上)及叶柄密被短柔毛或长柔毛。
- 卷须: 通常2叉,腋生,被毛。
- 茎: 草质藤本,茎具棱沟,密被长柔毛。
- 花: 总状或圆锥花序腋生。花较小。雄蕊5枚。
- 果: 浆果球形,成熟时绿色(有时带紫色)或黑色,密被白色长柔毛(这是最显著的区别点!)。
- 特点: 全株密被长柔毛,特别是果实上密布白色长毛,非常容易识别。
重要区分点总结表:
| 特征 | 五叶绞股蓝 | 七叶绞股蓝 | 单叶绞股蓝 | 长梗绞股蓝 | 毛果绞股蓝 |
| :----------- | :---------------------- | :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 :--------------- | :---------------- | :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
| 叶型 | 掌状复叶,通常5小叶 | 掌状复叶,通常7小叶 | 单叶不分裂 | 鸟足状复叶,5小叶 | 鸟足状复叶,5小叶 |
| 卷须位置 | 腋生 (叶腋) | 腋生 (叶腋) | 顶生 (枝顶) | 腋生 | 腋生 |
| 毛被 | 茎叶常无毛或疏生短柔毛 | 茎、叶背、叶柄密被短柔毛 | 茎叶常无毛 | 茎叶常无毛 | 全株密被长柔毛 |
| 果实毛被 | 光滑无毛 (黑色) | 常被短柔毛 (黑色) | 光滑无毛 (黑色) | 光滑无毛 (黑色) | 密被白色长柔毛 (绿/黑) |
| 最显著特征| 5小叶为主,腋生卷须 | 7小叶为主,密毛,果被短毛 | 单叶,顶生卷须 | 花梗极细长 | 果实密被白色长毛 |
易混淆对象:乌蔹莓
- 学名: Cayratia japonica (Thunb.) Gagnep.
- 区别要点:
- 卷须位置: 卷须与叶对生(在叶柄基部的对面),而绞股蓝卷须腋生或顶生(与叶同侧)。
- 叶: 鸟足状复叶,通常具5片小叶,但小叶形状、排列与绞股蓝不同(尤其顶生小叶)。
- 花: 聚伞花序,花冠4瓣,明显区别于绞股蓝的5瓣(有时4瓣但少见)。
- 果: 浆果较小,成熟时紫黑色,而常见绞股蓝多为黑色或绿色带毛。
- 用途: 主要作为野生植物,药用价值与绞股蓝不同。
总结与建议:
叶型和卷须位置是首要观察点: 单叶+顶生卷须 -> 单叶绞股蓝;复叶+腋生卷须 -> 再看小叶数目和毛被。
毛被和果实特征至关重要: 特别是区分五叶、七叶和毛果绞股蓝的关键。七叶通常毛多(尤其叶背),毛果果实有长白毛;五叶通常较光滑。
形态易变: 小叶数目(如五叶绞股蓝常有3-7片)、毛被疏密在种内可能有变化,需综合判断。
花果期观察更准确: 开花结果时,花的结构(雄蕊数)、果实的毛被和颜色是更可靠的鉴定依据。
野外识别谨慎: 对于不熟悉的种类,尤其是考虑药用或食用时,务必准确鉴定,避免误采乌蔹莓等相似植物或未知有毒植物。最好结合植物志、图鉴或请教专家。
通过仔细观察这些形态差异,就能更好地认识和区分绞股蓝家族的不同成员。记住,五叶绞股蓝是最普遍和主要的栽培利用种,而其他品种也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价值。